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盛行。
用之又弗盈,谓道虚,然用之无尽也。吾不知其谁之子也,象帝之先。
兮字,甲、乙两本皆作呵,字象气之上出而分也,读当如呵不贵难得之货,此亦为国君言之。进入 徐梵澄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老子臆解 。恒使民无知无欲也,非谓使其蠢如鹿豕,人肉视息者也。封建之制,位之崇者莫若国君,而传位者长子。
虚心四句,四其字皆指人民。盖贤与不贤,标准难定。——此与俗解水浊或杂乱无关。
本超乎名相而有其物者也。进入 徐梵澄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老子臆解 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然而萧寥独立,则唯一而常在。
——此种推理,有类乎希腊之柏拉图,无怪乎老子之为世界所推重,东西方古代哲人,所见有其同者。通行本此作名象章第二十五。
字之……句,韩非子喻老作强字之……。易 又云:法象莫大乎天地。此在书中乃似非庄子之文,疑汉世人附益者。……则于‘混成取混合谊。
换言之,弥空间贯时间唯此一道。——老子言法地、法天云云者,皆取法之谓,今古此字义无异。孟子:源泉混混,赵注:水濆涌也。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
(见说文)大者必非小者,小者可在于定处,而至大者必在于遍处,遍无不在,即遍无不往也。进而言国中有四大,道为首而王居末。
)先天地生,谓之天地母亦可。虽孟子亦以晋、楚之富为言,以天爵与人爵抗衡。
他如阴阳五行灾异之说,皆所以怵人主者也。然道无名,则无以言,无由直说。老子于此说王之大,尊之矣,然而末之也。古本编者疑于此义,故改焉为尊。必合之,合之则宇宙仍为一体,而道非支离破碎者。曰有物混成者,何也?——混,非谓混浊或混合,孟子:源泉混混,不舍昼夜,言水濆涌也,相续长流。
说其为物,为道,为大,为萧寥独立,皆必不得已勉强为之说者。与下言逝言远言返合谊。
遍无不往,即弥漫而远到,往于是乎远声应气求,得、失互见。
后世如逐秦之鹿,刘氏所以得之,项氏所以失之,皆有道存乎其间,此陆贾新语之所为作也。道亦得之,通行本多一乐字,作道亦乐得之。
老子此言希,言飘风、暴雨,则有见于突变。通行本此作虚无章第二十三。此句下通行本作道者同于道。而弗能久,又况于人乎? 故从事而道者,同于道。
天地句下,通行本皆作天地尚不能久。以自然况人事,非常之变亦多矣。
——听之而弗闻,名之曰希。进入 徐梵澄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老子臆解 。
老氏以历史眼光,观往事之得失,或尧、舜,或 、纣,以为其道多有同者。曰故从事而道者,同于道,合于道、会于道之谓也。
通行本作故从事于道者,而如互用,如于通假。故为老氏之学者,常善于应变。——末言道亦得之、失之者,视人之与何道合而已。此下又重复信不足……两句,错简衍。
孔子言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(易乾),皆合会之谓。(见前十四章),言自然无可闻。
同一观于自然现象也,孔子尝言天何言哉。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则有见于渐变。
飘风不终朝,暴雨不终日)先天地生,谓之天地母亦可。